“卖报、卖报!”
“前线战报,湖北最新消息,22岁出任总司令!通电袁世凯撤出北洋!”一大清早,望声街内率先响起了叫喊声。
喝着节拍,报童们撒开脚丫子如泻地水银般往城市各地蔓延,片刻后租界内也响起了同样的卖报声,远东最大的城市就这样在叫卖和黄包车车轮的转动中逐渐喧闹起来。
“小赤佬,寻死啊!”陈其美打着哈欠和几个青帮兄弟港从华清池大浴场刚走出来,就差点被狂奔而过的报童撞到,骂了几句后准备回公共租界联络下举事的事情,眼角就忽然见到几个年轻人将一位拿着报纸的同伴围在中间,满脸涨红挥舞胳膊。再看看四周也都是拿着报纸细读的人,似乎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。
“是袁宫保到了北京,还是南京浙江开打了?总不会是孙大炮提前回来吧?”陈其美一边想一边向报童招了招手,扔出铜子取过报纸还没展开,眼睛就一下子直了。
“英士阿哥,上头写了什么?读出来让……”
“读个屁,不认识字就滚一边去。”一个不识字的青皮刚开口,旁边就钻出一个身穿警察制服的男子,身后还有几个巡警护驾,见到他后大家不仅没紧张,反而低头哈腰一个劲叫局长好。
陈其美扭头看了眼,暂时收起了心惊,因为来人是南市警察局局长曾全德,这个人以前也在青帮混,后来因为妹妹嫁给了浙江布政使当三姨太,一下子风生水起成了警察局长,立刻笑道:“我当是谁大清早堵门,原来是曾局长大驾光临。”
别看上海不小,可实际上这里是洋人的天下,南市警察局也算是华区独一份的武装力量了。不过他可不敢小看陈其美,人家毕竟是正儿八经的会党,这年头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这帮亡命之徒,所以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,连忙打了个哈哈:“英士老弟不要拿我开玩笑了,狗屁局长,都是兄弟们抬爱,混口饭吃吃。”
“对了,英士刚才看什么这么入神?”曾全德问完后拿起报纸,就看到头版赫然印着杨秋以22岁年纪出任国防军总司令的消息,不仅配了他的照片,还详细介绍了他带领民军死守武胜关,提前埋伏一举坑杀三千北洋精锐的消息,最后甚至还刊印了一封他发给袁世凯的劝降电报,问道:“杨秋?怎么没听说过这个人?他也是英士的兄弟?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啊!”
“兄弟个屁!也不知道是个裤裆没夹紧滚出来的货色,谋篡了一个右路军不说,现在还把孙武给赶下台自己当总司令!你看看,开口闭口全国全国!以为自己是孙大炮了?”
听他的语气曾全德暗暗吃了一惊,追问道:“英士的意思是,他不是你们的人?”
“不是!”陈其美狠狠抢过报纸,揉成一堆扔到了街角,怒道:“一个自以为是的小赤佬兵痞,妄自自封右路军,手一招还把大义揽了过去,他想干什么?就是想赚个好名声!现在名声赚到了,反手就拿我们会党同志开刀!要是等羽翼丰满了谁还能动他?将来说不定你我都要看他的脸色!”
“英士是不是多虑了?一个湖北,一个上海,天地一边谁也管不了谁。”
燕雀岂知鸿鹄志!陈其美够头疼了,先不说黄克强和宋教仁这些年一直压着他,海外那位孙大炮也要回来插一腿了!现在随着各地纷纷独立,焦作峰、阎锡山、居正、李钧烈……等等,一夜间很多人都开始崭露头角,让一向自认老资格的他开始感觉威胁。尤其是这个杨秋,居然把孙武搞下了台!气道:“谁说的?他现在打仗,万一赢了就是民族英雄了!就算是孙大炮回来,都要给他几分薄面,黄克强过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回兵权,要是拿不回来,这个人将来就是心腹大患!”
陈其美气呼呼道:“都是遁初心软,早让我动他何必这么麻烦,把他二叔一绑,就不信他不就范!”
曾全德眼睛一寒,问道:“他二叔在上海?”
“在公共租界开了家小公司,这个小赤佬还是他一手带大的。”陈其美似乎不想多说,扭头问道:“全德阿哥,你也是帮里老人了,现在又是南市警察局局长,兄弟拜托你那件事怎么说?”
曾全德知道这句话的意思,挥挥手让几个手下警戒靠过来低声说道:“兄弟全部准备好了,就等英士你一句话,只是子弹……我这个局长也才三发子弹,要找书平兄动动脑经才行。”
陈其美皱皱眉,上海这边最有希望出任都督的就他和李书平两人,所以被他视为绊脚石,可此刻却又不得不巴结人家,毕竟李书平制造局有路子,所以想了半天后咬牙道:“等晚点我去问问他,他和高昌庙那边熟,应该能弄点子弹出来。”
“有子弹我这里就没事了。”曾全德看了眼四周,靠近少许说道:“英士,你是知道的,这几年兄弟们都是紧巴巴过日子,上次和说的事你觉得怎么样?”
“不行……”陈其美知道曾全德想说什么,上次他就打过高昌庙制造局(江南厂)的念头,说等起义后就把制造局划到他管辖,可这件事他不敢动,因为高昌庙影响是在太大,价值不菲,国内除了汉阳外找不出第二家,他要是动了也吞不下去,所以说到:“高昌的事情不要再想了,你我都暂时吞不下,最好办法是把它留在上海,又不会生脚跑掉。”
陈其美看了眼脸色不悦的曾全德,心道这个人还是要用用的,笑道:“钞票嘛不是没办法,过几天一动手,上海肯定要乱一乱,反正你们只要支持我出任都督,我就睁一眼闭一眼给。再说了,我要是坐上那个位子,上海还不是你们的天下?”
能当上警察局局长,曾全德岂能听不懂弦外之音,立刻就笑迷了眼睛,捡起报纸说道:“杨秋,看来是个人物。”
这句话又勾起了陈其美的嫉妒之心,叱道:“什么人物,一个小赤佬!让活曹操去头疼好了!”
陈其美口中的活曹操自然就是北方枭雄袁世凯,这位“隐居”了三年的北洋掌门人的的确确在头疼,他真没想到这次居然看走眼了!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心仪的总理大臣位子,可迎头就在武胜关吃了一通闷棍,精锐善战的北洋居然被一个无名小辈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!尤其是最后的“回马枪”现在更是疯传大江南北,虽然报纸上宣传的数字言过其实,但近千具尸体还是让他隐隐肉疼!北洋是什么?是他坐天下的唯一资本,要是在湖北消耗太大,就算出山恐怕也得不偿失。
更严重的是,杨秋居然一夜间出任了鄂军总司令!一把将原来党人和黎元洪分属的军权全部掌握到了手心里,而且随着就任电文发到全国各地,加上他在武胜关的“英勇”表现,已经隐隐有革命第一少帅的架势,要是被他再进一步,借机收揽湖南、江西这些地方的兵权,恐怕就真成了心腹大患了!
现在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?
望着夏日里荷叶清脆,现在却萧瑟无比的池塘,袁世凯不禁皱了皱眉,旁边杨士琦没注意到他的神色,专心念道:“……满清当政,昏庸无道,马关耻辱,辛丑遗恨!吾辈身为军人,不忍中华沦丧,举事武昌、光复湖北!此次革命非一族私怨,实则国家已到生死存亡之刻!唯有共和,集全国之力方可扭转乾坤!使我中华重立大国之列……北洋创自甲午,练于小站,意为雪耻!袁公宏图,苦心数年,殚精竭虑,终得精兵数万,麾下三杰罕世将才!如此强军本该御敌于国门之外,扬我中华雄风,却先失领军雄才,后又充作残喘炮灰!”
“吾不得已亲率飞虎精锐北上,堵于武胜关血战数日,虽侥幸得逞,却见两军尸横遍野,均为汉人袍泽,实在心有不忍!如今国事艰辛,时局动荡,天下有志之士皆盼袁公出山收回刀枪!辰华添为军人,深悉军人之心,故在此立誓!袁公如愿撤出北洋,襄助革命,推翻满清,湖北军民定会一致拥戴袁公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!天地为证,日月可鉴!”
等他念完杨秋发出的劝袁世凯反正的电报后,杨度在旁边呵呵一笑:“天下兵马大元帅!呵呵,宫保不妨考虑考虑。”
“皙子莫要取笑了,什么狗屁大元帅。”
见到袁世凯说话时还歪着嘴角,杨度知道这位心里想什么,岔开话题笑道:“这个杨秋,还真有些本事,先炸武胜关拖住华甫入关脚步,回身借故把孝感搅乱,不动刀兵就赶走了孙武,独揽兵权,连黎宋卿都奈何不得他……还听说这份电报是他自己掏钱发的,看来……还是位多金的主!”
最后这句话连袁世凯都被逗乐了,因为全国通电是以明码向千余家电报站同时发的,每个收到的人都可以将它公之于众,所以一趟下来少说上万,还真是有钱的主才能玩得起把戏。
见到他笑了,杨士琦这才说道:“刚才卜五(徐世昌)也从北京发来了电报说,杨秋出任湖北民军总司令和劝正电报已经闹得沸沸扬扬,铁良等人更是趁机要朝廷收回任命,调禁卫军南下抓捕宫保以防万一,其它大臣也都忧心忡忡,听说太后和摄政王已经在考虑北狩,要往热河暂避。”
对铁良调禁卫军抓自己的事情袁世凯毫不在意,可听说皇上和皇太后准备北狩而去心里有些急了,要是他们走了,那这出戏还有什么意思,连忙问道:“北狩?那个蠢才的主意?”
“还不是载涛那些人想出来的,说热河还有数千满八旗子弟兵,到了那边就可召集蒙古六部,配合禁卫军可保北面安宁,再不济也能退守关外。”
“愚蠢!”杨度虽然信奉袁世凯才是唯一能安定全国的人,但对清政府寻求蒙古帮助很不满意,骂道:“蒙古不臣之心昭然若揭,这些年和俄国勾结早就想把爪子伸进东北,居然还想从那边调兵?就不怕引火烧身!”
袁世凯知道自己这回是真没第二条路走了,再不出手北面恐怕也稳不住了,但湖北该怎么办呢?是继续打下去?还是就这么耗着?而且他总觉得这个杨秋会给他带来大麻烦。对这个人,到底是该拉拢还是应该绞杀在萌芽中呢?!
杨度看穿了袁世凯的心思,说道:“宫保想得太多了!俗话说的好,拳怕少壮,棍怕老郎!杨秋仗着武胜关地利锐气逼人,可打仗不是靠几口气就能赢的,要是真有能守住恐怕他也不会丢下关隘跑回孝感去防御。华甫一向用兵老到,入关后又是一片坦途,只要能把握好分寸,胜算还是很大。至于杨秋……”
杨度沉吟了一下,才继续说道:“昨日得到消息,黄克强这两天就要到武昌了,我知道这个人的脾气,性格耿直、一心为公,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杨秋统揽兵权一点点把他们排挤湖北之外,所以不如让刘承恩先去口风。”
听他说的和自己想的差不多,袁世凯也稍稍放心了些,只是仗不能这么一直打下去,湖北打烂了他又能得什么好处?真要拿几万北洋给满清卖命的事情他是不干的,所以扭头忽然问道:“皙子可还记得那个汪公子?”
杨度玲珑心,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,呵呵一笑:“宫保放心,我这就去联系他,要是可以的话不如让克定兄也随我一起前去多亲近亲近,这样也好先和南面搭上线。”
“就麻烦杏城帮我发封电报给华甫,让他想办法狠狠打一下杨秋和湖北的势头!不要让人家觉得北洋好欺负!”袁世凯点头同意后,矮胖的身子忽然直起,似乎恢复了当年睥睨天下的气势,继续说道:“再发一封给北京……”
“三天后(11月1日)我亲自去武胜关督战!”